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建筑论文 » 正文

某水电站上游围堰漏水原因分析

发布日期:2014-02-25  浏览次数:1388
 1前言

某电站上游围堰堰顶高程为1250.0m,顶宽10.0m,长271.7m,最大底宽247.8m,最大堰高55.0m,采用复合土工膜斜墙与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迎水面坡度为1:2.25,背水面布置有8m宽下基坑道路,坡度不陡于1:1.80。堰体采用350g/0.8mmHDPE/350g的复合土工膜斜墙防渗,最大防渗高度36.0m,表面喷15cm厚混凝土保护。堰基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防渗,堰肩采用墙下帷幕灌浆(预埋灌浆管)和岸坡帷幕灌浆(并利用灌浆平洞)防渗。防渗墙施工平台高程为1214.0m,混凝土防渗墙厚度0.8m,最大深度45.26m,成墙面积5010m2。右岸利用过坝交通洞作为灌浆平洞,长度为26.00m。帷幕灌浆最大造孔深度33.1m。左岸灌浆平洞长度为48m,帷幕灌浆最大造孔深度30.61m。墙下帷幕最大造孔深度21.2m。堰体堆筑总量为100.3万m3。

2围堰工程地质条件

2.1 围堰地基

根据实际冲击进尺情况以及两岸靠近河床的明挖揭露情况表明,实际围堰覆盖层地质情况与前期地质情况基本一致。第Ⅰ层厚度小,局部分布。Ⅱ、Ⅲ、Ⅳ层厚度相对较大,分布连续,总体以大粒径组成格架,结构较松散,局部架空。上游围堰防渗墙轴线剖面见图1。

Ⅳ层(分布于河床最上部):人工弃渣,孤块石,直径较大,结构松散。

Ⅲ层(分布于河床上部):含漂卵砾石层,漂块石较多,结构松散,漂石成分为玄武岩,卵砾石主要为玄武岩等。

Ⅱ层(分布于河床中部):孤块碎石夹砂砾石层(局部为含泥块碎石),结构较松散,局部架空。孤块石较多,孤块石及碎石成分主要为斑状玄武岩,新鲜坚硬。

Ⅰ层(分布于河床底部):卵砾石夹砂层,含漂卵石,局部为粉细砂层。

图1  上游围堰防渗墙轴线剖面

图1  上游围堰防渗墙轴线剖面

2.2 堰肩接头

2.2.1左堰肩

开挖揭露后的地质情况与前期的基本一致,开挖揭露边坡以岩质边坡为主,上部为薄层覆盖层及少许开挖弃渣,岩体主要为Ⅳ、Ⅴ类及全风化,强~弱上风化,强卸荷,岩体破碎,结构松散,节理发育,锈染严重。

2.2.2右堰肩

开挖揭露后的地质情况与前期的情况基本一致,开挖揭露边坡以岩质边坡为主,上部为薄层覆盖层及少许开挖弃渣,岩体主要为Ⅳ、Ⅴ类,强~弱上风化,强卸荷,岩体破碎,节理发育,锈染严重。

3围堰施工期工程检测成果分析

3.1 物探检测分析

对上游围堰防渗墙QX-W-J-5钻孔进行声波测试和全景图像检测,成果分析如下:⑴、声波测试成果分析:QX-W-J-5孔测试段为0.60~18.4m,该孔波速稳定,声波测试曲线起伏变化不大。相对而言,孔底18.4~15.0m段波速稍高,平均为2813m/s左右;16m以上局部见2500m/s的低波速异常,累计约12m,占全孔的70%左右。全孔平均波速2323m/s,混凝土波速总体较低。⑵、全景图像检测成果分析:从QX-W-J-5孔钻孔电视可以看出,混凝土防渗墙存在密实度差、夹泥等不良现象,鉴于检测点数的不足,尚不能根据个别情况完全反映防渗墙的整体情况,需今后根据大坝开挖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佐证。

3.2防渗墙注水试验

上游围堰进行了一个钻孔注水试验。根据对施工单位提供防渗墙的注水试验成果分析,最大渗透系数为5.78×10-8m/s,最小渗透系数为3.89×10-8 m/s,平均为4.6×10-8 m/s。检查孔透水性满足设计要求小于10-7 m/s的标准。

3.3固结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

根据对施工单位提供固结灌浆后的压水试验成果分析,上游围堰固结灌浆共布置11个检查孔,共压水19段,最大透水率为8.37Lu,最小透水率为1.99Lu,平均透水率为4.95Lu。11个检查孔各孔段压水透水率均小于10Lu的设计防渗标准,检查孔透水性达到或接近相对弱透水状态,满足设计要求小于10Lu的标准。围堰岩体基本处于弱透水状态。

4上游围堰漏水情况及出水点地质情况

从大坝基坑开始开挖以来,上游围堰下游坡渗水点少,渗流量基本恒定,且为清水。2009年7月1日14时出现渗漏水量突然增大的现象,其中点6漏水量最大,点7漏水点高程最高,其它各点(点1~点5,点8~点10)均有明显漏水。开始水较浑浊,很快水变清,至目前一直都是清水,上游围堰出水点实测图见图2。根据现场渗水出水部位情况以及剖面分布来看,出水点大多位于河床冲积层Ⅲ层顶部。

图2  上游围堰出水点实测图

图2  上游围堰出水点实测图

5漏水检测成果分析

为了查明围堰漏水情况,开展了出水点流量观测,水质简易分析、渗压测量等工作。

5.1水质简易分析

对上游围堰渗水点、上游围堰迎水面的雅砻江水、黑水沟泄水槽、竹子坝分别进行了水质取样。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可以看出:竹子坝不容物最大,原因受施工及砂石系统影响,沟水处理后流向围堰上游;各取样部位的PH值除竹子坝拌和楼较大外,其余基本一致,范围在7.7~8.2之间;氯化物含量在上游围堰背水面右岸侧渗水点最大,上游围堰背水面中部渗水点、上游围堰背水面左岸侧渗水点略低于上游围堰迎水面左岸侧;可容物各漏水点都是基本一致的;硫酸盐含量出水点都偏高,其中上游围堰背水面右岸侧渗水点、上游围堰背水面左岸侧渗水点基本一致,上游围堰背水面中部渗水点略高;硫化物含量上游围堰背水面中部渗水点、上游围堰背水面右岸侧渗水点、上游围堰迎水面左岸侧一致,而竹子坝拌和楼与上游围堰背水面左岸侧渗水点一致。把3处出水点的水质分析与另外3处可能的水源来看:①出水点各检测成果与黑水沟泄水槽出入太大,排除渗水点的来源为黑水沟泄水槽;②出水点检测成果表明: 出水点的PH值、硫化物与江水基本一致,渗水点的来源最大可能是上游库水。

5.2出水点流量观测

承包商从7月5日起已开始对点6的渗漏量进行了系统观测,其中7月5日18时所测的最大渗漏量为2317m3/h,对应围堰堰前最高水位1223.9m。上游围堰水位与围堰堰后点6渗水量关系见图3。

图3  上游围堰水位与点6渗水量对照图

图3  上游围堰水位与点6渗水量对照图

根据提供的上游围堰不同时间段测量的上游水位、堰后渗水量资料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1)上游围堰渗水点及测试点的渗流量总体随着上游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随水位升高流量变大,随水位降低流量减少。但7月12日之前渗流量的变化较库水位变化有滞后现象,经分析可能受渗流孔隙通道及流过通道时间等影响;7月12日以后出水点的峰值与库水位峰值基本对应。(2)库水位低于1214m高程时,上游围堰也有漏水,但渗水量小;上游库水位超过1220m高程后,渗水量明显增加;当库水位低于1220m和1218m时,渗水量及渗压计都明显降低,说明在1218~1220m高程左右可能出现渗流通道。

5.3渗压测点分析

P6测点高程1198.5m,位于防渗墙部位;P5测点高程1214.5m,位于防渗墙与土工膜接触部位;P5、P6测点基本位于围堰中间部位;P2测点位于左堰肩部位,P8测点位于右堰肩部位,高程均为1214m。上游围堰渗压计观测成果见图4。

图4  上游围堰渗压计观测成果

图4  上游围堰渗压计观测成果

根据上游围堰渗压计与水位高程数据及图4可以看出:

(1)P6测点监测成果与堰前水位变化的关系:从6月19日后,P6测点与堰前水位的变化有较好对应关系,变化趋势一致,在时间上P6测点要滞后1~2天;枯水期时(2008年11月~2009年3月),P6测点位置水头高程在1200m左右,2009年首次洪峰时的高程为1205.58m(7月12日),从枯水期到首次洪峰,围堰后水位升幅约5.6m。堰前水位从枯水期到首次洪峰水位升幅约13.6m。从P6测点监测成果和堰前水位的变化关系上可以看出,防渗墙工程存在一定的渗流现象。P6测点最高水位为1205.58m,距1214.5m高程的渗压计(P5、P2、P8)仍差近9m,所以P5、P2、P8三个测点出现的渗压水头与防渗墙绕渗没有关系。

(2)P2测点监测成果分析:堰前水位在1220m以上时,P2点立即出现水头压力;当堰前水位在1220m以下时,P2测点位置显示无水,即7月4日出现水头压力,7月18日消失。堰前水位在1200m以上时,渗压计水头变化与堰前水位变化在时间上高度相关。2009年首次洪峰时P2测点最大水头压力约1.72m,测点位置水位高程1216.22m,对应当天堰前水位1224.85m。

(3)P5测点监测成果分析:堰体内水头压力变化与堰前水位有良好的对应关系。P5点位置在2009年首次洪峰最水位高程1218.47m时,最大水头压力约4m。2009年第一次洪峰结束后,当堰前水位降至1217.62m以下,P5点水头压力消失。

(4)P2、P5、P8测点均在防渗墙附近,且渗压计水位较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上游围堰复合土工膜渗漏的可能性较大。中部以右堰体挡水面上可能存在多处渗漏点,主要渗漏位置更靠近点5,渗漏点高程在1217m左右;右岸(P8)渗漏点高程低于1217m,2008年监测成果反映渗漏点高程在1215m左右;从P2测点水头压力变化与堰前水位变化的敏感度上看,此处渗漏点离P2测点不远。

6围堰漏水原因分析

由于最大出水点靠右侧,因此初步判定漏水的来源可能有上游河水、邻近出水点上游侧的竹子坝沟的地表水或承压水。现分析如下:

6.1竹子坝沟水处理水或承压水漏水的可能性分析

根据上游围堰出水点部位及竹子坝沟水示意图可以看出,出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大多位于竹子坝沟口的下游侧。竹子坝沟地表水和施工用水情况的调查表明地表水和施工用水总体较少,与主要出水点流量相差较远,且大部分已随埋设的涵管流入了库内,因此可以排除地表水和施工用水流入的可能性。另外,竹子坝沟内的钻孔提示存在覆盖层承压水,若出水点为承压水把土体击穿而形成股状流水的话,考虑到竹子坝沟规模较小,地表水入渗少,且因土体的过滤阻挡作用,出水点的水量应该逐渐减少,而实际是出水点水量没有逐渐减少,出水点不具上升泉的特性,而是随着上游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承压水的可能性基本排除。水质分析也基本排除了竹子坝沟水处理水或承压水漏水的可能性。

6.2上游河水漏水的可能性分析

6.2.1岩体渗漏的可能性

上游围堰工程部位的基岩主要为P2β21杏仁状玄武岩、斑状玄武岩。根据岩体类别对应的透水率综合分析计算以及下游透水点的渗流量,加之已对Ⅳ、Ⅴ类岩体进行了灌浆处理,因此可以判断,基岩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基本可以排除。

6.2.2堰体与堰肩连接部位

若是堰体与堰肩连接部位发生渗漏,由于防渗墙与左、右堰肩部位是采取的明挖方式,可以比较容易判定,因此应排除。

6.2.3上游围堰防渗墙右侧底部突变部位

在上游防渗墙施工过程中,未钻前期先导孔,对于出现在右侧16~20号槽段的平台由于与前期推测出入较大,因此在该部位布置了相应的钻孔进行鉴定及验证。但受各种原因的影响,钻孔取芯率很低,岩芯破碎~较破碎,根据冲击岩芯及钻孔取芯可以判定该部位为陡崖、倒倾鹰嘴或者为大孤石。由于出入大,上游围堰水头压力高,岩芯差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上游整体考虑了灌浆处理,灌浆处理的深度满足小于设计要求10lu的深度。施工期检测结果表明:物探检测、注水试验、固结灌浆试验均满足设计要求,围堰岩体基本处于弱透水状态。因此该部位存在渗漏的可能性不大。

6.2.4上游围堰防渗墙顶面以上复合土工膜渗漏的可能性

上游围堰6月25日~7月20日时间段的水情与时间对应关系以及出水时间的对应关系见图5。

图5 上游围堰水情与时间对应、出水时间对应关系

图5 上游围堰水情与时间对应、出水时间对应关系

从图5可以看出,6月30日后受降雨影响,上游围堰水位升至1220m高程左右,超过了1214m高程;而6月30日前上游围堰水位基本低于1215m高程,上游围堰防渗墙的顶部高程为1214m。另外,从出水时间对应关系来看,2009年7月1日14时出现渗漏水量突然增大的现象,出水时间点仅晚于水位变化1天。对应于出水点6高程1193m算出的水头损失,5月29日前约21 m左右,6月30日~7月3日水头损失约27m左右,7月5日~7月13日水头损失约29~33m。5月29日前与后的水头损失高程差不是很大,水头压力约3m。上游围堰渗水点及测试点的渗流量总体随着上游水位的变化而变化,随水位升高流量变大,随水位降低流量减少;但渗流量的变化较水位变化较慢,有明显的时间差。从16~20日上游水位与渗流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可以看出,随上游水位的回落,渗水量降低。

根据对出水点的观测上游围堰渗水点及测试点的渗流量总体随着上游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水位超过1220m后,渗水量明显增加,在堰后出水点流量与库水位关系曲线上可以看出,流量有2个明显的突变点,一个是库水位1220m,另一个是1218m,渗水量及渗压计都明显降低,因此可以判定1218~1220m高程附近是出现渗流的主要通道高程。根据渗压计分析,P2、P5、P8测点均在防渗墙附近,且渗压计水位较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上游围堰复合土工膜渗漏的可能性较大。中部以右堰体挡水面上可能存在多处渗漏点,主要渗漏位置更靠近P5,P5渗压计水位高程在1217m左右;右岸(P8)渗压计水位高程低于1217m,2008年监测成果反映渗漏点高程在1215m左右;从P2点水头压力变化与堰前水位变化的敏感度上看,此处渗漏点离P2测点不远。

7围堰渗透稳定性分析

出水点除突然涌水很短的时间为浑水外,其余时间均为清水。至目前为止(7月23号)上游河水非常浑浊,而出水点的水确异常清澈,说明涌水是通过一定的孔隙(过滤)渗流。从出水点观测,渗透途径主要是Ⅲ层中的卵砾层,从图5可以看出:2009年7月11日16时和7月12日14时上游围堰水位相对高位时,堰体渗水量未达到最大,略滞后2小时,7月13日以后堰前水位峰值与堰后渗水量峰值时间对应很好,说明堰体已形成了很好的渗透通道,而Ⅲ层中的卵砾石具有很好骨架作用,渗透稳定性较好,上游围堰堰体渗透失稳的可能性较小。上游水位超过1224m,下游渗流量增大趋势明显,尤其是超过1225m高程后,2号渗流量明显增大,超过1000m3/h。因此对于常年洪水位1228.92m以及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1247.93m,渗流量可能存在爆增的可能,应加密观测频次,实时掌握围堰的运行状态,并做好应急预案及抢险措施。

8结论

(1)水质分析表明渗水量来源于上游库水,围堰漏水部位主要集中在围堰右侧;

(2) 渗流量随上游水位的变化而变化;

(3) 围堰渗水的可能来源通道,初步判定为围堰右侧,上游围堰防渗墙顶面以上复合土工膜渗漏,尤其是1218~1220m高程的复合土工膜发生破坏导致渗漏。

(4)在目前水位情况下,围堰尚不致发生渗透失稳的可能,但离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位1247.93m差距很大,江水随时有来大洪水的可能,初步估算出上游堰前20年一遇洪水的设计位1247.93m时堰体渗流量在2600~5100m3/h,因此围堰在汛期仍面临较大的风险,在整个施工期间需要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