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程招标 » 正文

涪陵区马武镇2013年农村公路村通畅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发布日期:2013-09-11  浏览次数:874

 

1. 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涪陵区马武镇2013年农村公路村通畅工程已由涪交委发【201352号文批准建设,招标人为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建设资金来自上级补助和业主自筹。现对该项目的施工进行公开招标,特邀请有兴趣的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 项目实施地点:平桥村道一标段)位于马武镇平桥村,方碑村道二标段)位于马武镇方碑村,板桥村道、小坝村道三标段)位于马武镇板桥村、小坝村。

2.2工程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本工程总长约16.6公里,其中:

平桥村道一标段)长5公里,平桥村办至团堆子,四级公路。主要建设内容:C30路面带水稳层,路基宽度6.5m,路面宽5m、厚20cm, 水稳层厚20 cmC25混凝土路肩厚40 cm,40 cm。约460万元。

方碑村道二标段)长约4公里,马场办至三角坟,四级公路。主要建设内容:C30路面宽5m、厚22cmC25混凝土路肩厚22cm、宽40 cm。约270万元。

板桥村道、小坝村道三标段)长约7.6公里,板桥环线、烂坝子至开山岭,四级公路。其中板桥村道主要建设内容为:长3.0km, C30路面宽5m、厚22cmC25混凝土路肩厚22cm、宽40 cm;小坝村道主要建设内容为:长4.6km, C30路面宽3.5m、厚22cmC25混凝土路肩厚20cm。约450万元。

2.3具体项目名称及标段为:

涪陵区马武镇2013年农村公路村通畅工程-平桥村道一标段)

涪陵区马武镇2013年农村公路村通畅工程-方碑村道二标段)

涪陵区马武镇2013年农村公路村通畅工程-板桥村道、小坝村道三标段)

2.4主要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5,面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强度不低于30Mpa,水稳基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部分地处偏远、车流量小的路段,路面宽度可小于5米,但每公里应设置不小于3处以上的错车道,路面结构可不做水稳基层,但面层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要求不小于22厘米,强度不低于30Mpa。公路两侧设置宽度为40厘米×40厘米、强度为C25的水泥混凝土路肩;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60厘米的边沟,安全防护设施(含标志标牌)一并列入工程范围,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同步验收,根据现场实际确定其工程量。(具体详见施工设计图)

2.5 项目招标范围:涪陵区马武镇2013年农村公路村通畅工程各标段施工设计图所包含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路肩及边沟清理、水稳层、路基调平补强、安全防护设施、管涵全部内容

2.6计划工期:每个标段各为120日历天

2.7项目分包情况:本工程不允许分包。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本次招标实行资格后审,要求投标人必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及以上资质,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3 各投标人均可就上述标段中的3个标段投标,但只能中其中的一个标段。

4. 招标文件的获取

4.1 本工程招标不需报名,开标时直接投标,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3911起,在重庆市涪陵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http://www.flzbjy.com)下载本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图纸、答疑、补遗、最高限价等投标截止时间前公布的所有相关资料,不管投标人下载与否,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都视为投标人收到以上资料并全部知晓有关招标过程和事宜,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投标人自负。

4.2 本招标公告开始发布至投标截止时间止,各投标人应随时在重庆市涪陵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http://www.flzbjy.com)上关注本招标项目相关修改或补充内容。

4.3 招标文件每个标段每套1000(含图纸等电子资料),递交投标文件时支付购买招标文件的费用,否则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拒绝接收其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售后不退。

5. 投标文件的递交

    5.1 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投标截止时间,下同)以招标文件为准, 地点为重庆市涪陵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涪陵区顺江大道6号行政服务中心3)。

    5.2 逾期送达的或者未送达指定地点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予受理(时间以重庆市涪陵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大厅公开挂钟时间为准)

6. 发布公告的媒介

  本次招标公告同时在重庆市招标投标综合网和重庆市涪陵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上发布

7. 联系方式

招标人:重庆市涪陵区马武镇人民政府      招标代理机构:重庆凯弘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13年9月11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