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吴涛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城镇化又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建设过程,必将会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协调一致、统筹规划、配套推进。同时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还会遇到并且必须解决的各种问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当前,全行业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推进建筑业科学发展、实现产业调整与转型升级已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于今年初,就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开展了课题研究,前不久,在沈阳召开的“全国建设工程总承包(BT项目)经验交流会暨12届全运会工程现场观摩会”上,吴涛同志向来自全国建设行业的500余名企业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就这一研究课题做了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建筑业发展及项目管理创新》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引擎;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国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空间;坚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三部分内容组成,报告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与客观必然性;推动中小城镇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拓展投资空间;项目管理模式创新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务实推进;科学规划、积极应战,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等多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热烈反响。本刊从这期起,将分三期连续刊载报告全文,希望与广大读者共同来关注城镇化建设与我国建筑业的改革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建筑业承担着极其重要的经济建设任务和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的历史使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既是项目管理的内在运行规律,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助推力量。
第一部分 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引擎
城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又是现代国民经济增长的引擎与发动机。就全球看,城市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左右,但却创造出来全世界以GDP计称的经济总量的70%。当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城镇化建设速度与城镇化质量和效益则存在着明显差异。有些国家城市创造GDP已占到整个国家GDP总量的50%,比如泰国的曼谷、埃及的开罗城市化发展都充分说明了城市经济对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2000万人,年均城镇化水平提高近1.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2.6%。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城镇化将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但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也面临诸多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走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一、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城镇化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好处是毋容置疑的。相信人们已有体会,城市大了许多,环境优美了不少,人居条件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的巨大变化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和谐前进的高速“火车头”。综观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有以下四个方面:
1、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大体经历了启动发展(1977年~1985年)、缓慢进行(1986年~1995年)、加快推进(1996年~2000年)和快速发展(2001年~2010年)四个阶段。2011年城镇化率达到51.3%,这意味着城镇人口已经过半,也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三十多年我国城镇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19322亿元,约是1978年的142倍,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首次由“下中等收入”经济体转变为“上中等收入”经济体。与此同时,建筑业在这一时期也得到快速发展,总产值从1985年不足1000亿元增到2012年的135000亿元,平均年增长20%以上。 (下转第3版)
2、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当今世界上发达经济体遭遇历史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财政悬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亚洲一些国家也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像日本这样的经济强国经济也停滞不前。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从长期增长性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走出来,长期陷入战乱和国内动荡。但自1996年以来,我国经济仍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速度超过9%,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
3、城镇化建设拓宽了农民城镇就业和增收渠道。到2012年,我国转移农村劳动力超过2.6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超过1.6亿人,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收入已大大超过在家中务农的收入,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达到2290元,同比增长12%,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城镇就业,这是改革红利和城镇化发展推进给农村带来的深刻变化。但是也有必要指出的是每年转移的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游离于农村和城镇之间,尚未成为真正的城镇化市民,处于人口由分散在农村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4、城镇化建设为促进工业化转型,信息化与现代农业化同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过去,我国城镇化主要依靠工业化来推进的。比如六、七十年的大三线建设就有力地促进了东西部及边远山区的城镇化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率约达到60%以上,按照百元产值中工业产值的比重计算,再对比发达国家美国、德国工业化率水平,可以说我国的工业化已基本实现。同时,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又证明,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化又为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经济与新型产业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比如当时兴建的攀枝花钢厂,现在已经形成具有122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0亿大关,比四川省平均水平高1.4百分点。再比如,60年代的大庆油田建设形成了今天具有290万人口的大庆市,人口不到全省的1/13,却创造出占全省30%的GDP,扛起了2012年黑龙江经济平稳增长的大旗。纵观攀枝花、大庆市的发展可以看出城镇化建设不但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还肩负起了提升地区工业化和促进信息化发展,反哺农业和带动现代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也正在不断地改变着国家的城乡面貌,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摆脱贫困,走向希望和幸福的田野。
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较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至今并未唱响“新型城镇化”的主旋律,且已经暴露出不少的负面信息乃至个案。
首先是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空间外延过度扩张,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稀缺土地过量消耗,资源使用效率低。2000年~201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域面积由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01万平方公里,增长79%;同期城镇人口由45906万增加到66978万,仅增长45.9%,两者相比,土地增长是人口增长的1.7倍。再比如,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深圳,其经济活力世人有目共睹,但与香港相比,情况并不乐观。香港陆地面积1104平方公里,深圳为1953平方公里,是香港的1.8倍。香港的城市建设上百年、建设用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24%左右,大量的土地作为储备用地,而深圳城市建设只有30多年,目前建设用地几乎到了无地可用的地步。从经济总量上看,据有关资料2011年香港的GDP为1.95万亿港币,约为人民币1.63万亿元,而深圳只有1.15万亿元,仅为香港的70%。
其次是城市基础配套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远远滞后于城市人口与车辆的增长、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事故频发、甚至出现城市灾难生灵涂炭等情况。比如,2009年南方发生的雪灾和2012年北京的雨患以及近两年周边城市大面积雾霾就充分暴露了当下我国大型城市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能力上的严重脆弱,它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很好的反思,在今后城镇化建设中补上一节人居安全的警示。
再次是重视政绩工程上马,追求粗放型城镇建设,管理水平底,整体人口素质低下。更为严重的是有不少乡镇古宅、城市庙宇或高墙深院,打着城镇化建设或开发振兴、恢复重建的“口号”下而消亡。如前有关媒体披露的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苏州吴中区金庭镇后埠村老宅子承志堂,由于缺少保护,房屋已经破烂。今年4月一名西安网友给省长反映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的沣峪口老油坊古建筑被拆以及六月广州金陵台、妙高台被推为废墟等事件都说明,面对中国城镇化进程步入快车道、一系列凸显的“城市病”顽疾及老问题与新挑战,亟需转变发展方式,全盘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促使大城市中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着力实现个性鲜明、居住舒适、环境优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绿色环保、安全减灾等各类指标,使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真正展现出新途径、新模式和新面貌。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必须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1、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的潜在内涵,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包括人口、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政治文化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但最核心的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和建设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三大方面:一是城镇数目的扩张和增多;二是城市内人口规模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三是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建设过程。因为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吸引大量的农民劳动力,促使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一方面包括既有城市经济发展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另一方面由于城镇化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及住房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投资需求,且建设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但也包含着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城、镇、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与国际社会比较,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建设的道路仍然漫长而艰难。从上个世纪末的统计数字看,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6%,低收入国家为30%,中等收入国家为65%,高收入国家为77%,而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则为34%,我国为36%。尽管2011年一跃上升到51%,但据专家分析,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城镇化虚高17%属于伪城镇化,至少有约2亿人没有真正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城镇化基础设施远远滞后于城镇化率。
总体上讲,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根据中国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历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依次为:12.84%,17.58%,20.43%,25.84%,35.39%,49.68%。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多已在80%左右,英国、美国已高达90%以上,其特点是起步早、时间长、水平高,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超过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发展速度则相对比较快。下面是2010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
当前,国际政治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复苏缓慢曲折,经济增长动力正由外需驱动转向内需驱动,由工业化驱动为主转为城镇化驱动为主。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步扭转、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就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努力走出一条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不同于传统发展老路的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共同繁荣的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呼应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来。基于这一判断,未来我国城镇化率将继续提高,预计到2030年达到70%左右,并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将被赋予更加重要的使命。而这一使命能否真正实现,关键还要看我们已选择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是否能够始终坚持。
2、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要立足提高城镇建设品质与文化传承。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新”就新在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人为核心,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体系配套等内涵为中心,要在实践中找到文化经济建设的出发点来发展城镇化建设,真正使我国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质量品质和文化底蕴及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场所,完成农民到真正市民的转变,而不单是建高楼、造广场。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规划高起点。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预留文化发展空间,注重生活质量,使城镇化规划和建设、发展及管理中做好结构调整与政策变革与经济转型配套推进,始终处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
二是理念内涵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致力于减少(碳)排放,绿色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以人文、科技、创新,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协调发展。
三是途径多元化。我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东中西部不一样,山区、平原不一样,不同的发展阶段要求不一样,不同地域特色不一样,因此,不能强调甚至只允许一种方式。应该在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而且与工业化的关系处理也应该有多种方式,有的是同步,有的可能要超前。
四是聚集效益佳。城镇化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聚集功能和规模效益。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重点是把城镇建设做强,不能流于形式、搞政绩,外强中干,徒有虚名。
五是辐射能力强。充分利用城镇建设已形成的自身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这是城镇化建设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要有这种意识、视野、规划和措施。千万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
六是个性特征明。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多样性。城和镇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不同的基础、背景、环境和发展条件,由此孕育出来的城镇也应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
七是人本气氛浓。发展城镇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所以,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牢固树立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人居服务功能,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的发展。
八是城镇联动紧。“城镇化”,而非城市化。其内涵是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中国有600多个大中小城市和两万多个小城镇,本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梯队,不能人为地分割开来。
九是城乡互补好。新型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市带县体制也好、城乡一体化也好,其出发点都是要走活新型城镇化这盘棋。因为农村可以为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形成坚强后盾,城镇又可以为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而全面拉动农村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村的发展来谋求城镇化的提速,这是一些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老路,是一条教训,当引以为戒。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与客观必然性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要求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努力解决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复杂问题,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释放巨大内需潜力与协调科学发展的“倍增器”。城镇化发展是否合理不能以速度的快慢为标准,重在看城镇的建设质量、看城镇化建设是否能做到带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城镇化发展的主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在于促进与“四化”同步发展。也就是说,城镇化应是工业化的加速器、是农业现代化的引擎、是信息化的载体。
1、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在进一步改革政府主导型机制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不同纬度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之间的关系。
一是协调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依托城镇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聚集产业和人口,缓解部分大城市由于人口膨胀和产业粗放带来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
二是协调好城镇化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体制机制,切实改变长期以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构建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机制。
三是协调好城镇化与居民福利改善之间的关系。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切实推动进程帮助农民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提升城镇的包容性。与此同时,着力防止大城市病现象,促进原城镇居民的福利也不断得到改善。
四是协调好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城镇发展的关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配套完善为原则,合理控制大城市过度扩张,加快健全中小城市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引导人口和产业集中集聚,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城镇合理有序发展格局。只有协调好各种关系,城镇化才是健康的,作为未来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石才是牢固的。
2、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四大取向
一是市场化取向。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要坚持市场化取向,探索多种实现方式,按市场规则配置资源。要着重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户籍和社会管理、资源支撑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正确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是产业化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要强调产业支撑,否则城镇化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城镇化是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依托。城镇化产生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分工协作效益,极大地推动工业化进程。要依托中心城市和县城,以城镇功能完善吸引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促进人口集中,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产城互动发展格局。要吸取一些国家以单一产业推进城市建设的教训(比如最近美国申请破产的底特律市),要按照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的要求,提升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形成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服务业合理布局,打造区域服务中心,使城镇化建筑在坚实、可持续的发展基础上。
三是信息化贯穿。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但“四化”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全面、动态、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它既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固有之义,又是提升这“三化”水平的重要手段。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信息化贯穿,形成信息化建设高地,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四是创新化发展。建设新型城镇化,不能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要从“广度”向“深度”发展,要围绕城镇化发展中面临的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实现体制机制创新,为持续发挥城镇化效应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使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要着力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上跟城市接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目标是能够满足城镇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建筑业要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的发展空间,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早在2000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断言:“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进程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镇化”。斯蒂格利茨确有先见之明。当时(2000年),我国的城镇人口仅为4.6亿,城镇化率为36.2%;经过十三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城镇人口剧增至7.12亿,城镇化率达到52.6%。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应该说城镇化建设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但总体上看,我国的城镇化率也只刚刚过半且质量不高,离发达国家85%左右的水平仍有很大距离,这存在的距离,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扩展巨大的发展空间。正如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所以,打造城镇化建设升级版已成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这个“中国梦”的重要途径。能否积极稳妥推进、提高内涵质量,既取决于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科学决策和创新主导,更取决于全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我国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广阔空间
由发改委主导编制即将出台的《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未来十多年将拉动40万亿元投资。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将对建筑业发展提供三大机遇:首先是为建筑业创造巨大和广阔的的市场投资空间;其次是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提升建筑企业实施绿色建造能力;再就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建筑工业化将迎来新的发展,它并不是一个被动选择的问题,而将成为建筑业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
1.围绕促进“产城融合、市镇互动”发展扩宽市场投资空间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同步发展、有机融合和以大中城市带动中小城镇经济发展,既是历史的客观规律,更是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以非农就业人口占比例来衡量工业化率,虽然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但从近十年来城镇化发展的势态看,未来城镇化建设又必将引导工业化从粗放、速度型转向集聚、效益型,改革完善制约农民进城和流动的新型体制和机制。同时,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第三产(服务)业将是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提高就业的重中之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服务业在GDP的比重约占45%,按照历年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平均水平推算,服务业未来十年的投资增长仍将保持在20%左右。基于这一基本判断,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各层次服务业,吸纳农民向城镇转移,特别是加快大中城市建设带动周边小城镇与农村乡镇经济发展。此外,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也将在更大程度上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发挥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信息技术在提供高效管理的同时,还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关键工具和孕育新经济增长点重要途径,将为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投资活力。因此,围绕“产城融合、市镇互动”,切实推动“三化融合”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投资空间。(下转第4版)
2.围绕推动新农村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拓展区域投资空间
我国大陆地区各类城镇有近2万个,容纳人口2亿多人,但平均规模小,散乱差,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既表现在规模层面,也表现在区域层面。从规模层面看,大城市建设速度快、水平高、资金充裕,而且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枢纽重要节点也主要分布于大城市。比如,较早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三大都市圈为中心,以东北高铁沿线、山东半岛、浙东与福建沿海等城市密集区为羽翼的东部沿海城镇连绵带。
但与此同时,中小城镇建设推动速度缓慢、层次相对较低,资金缺乏,而且交通、能源的二级网络及相关节点建设主要分布于中小城镇,正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还有6.5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将是各级政府一项长期繁重的历史任务。从区域层面,城镇化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状格局。虽然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以长沙为中心的长珠潭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地区也迅速崛起,形成我国中西部核心城镇群。但2011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61.53%,中西部地区分别仅为46.99%和40.77%。上海、北京、天津均在80%以上,排在较后的分别是云南、贵州和西藏,不足40%。所以,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将是中小城镇建设和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因为差距越大,潜力越大。随着以桂林南宁为中心的广西中部地区、以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地区、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以兰州西宁为主轴的黄河上游一线、从武威到嘉峪关的河西走廊、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北疆地区、以库尔勒为中心南疆地区、以拉萨日喀则林芝为主线的雅鲁藏布江西段地区,都已开始快慢不等地在建设发展。这些新的城镇群体与上述已形成的城镇相毗连,将构成了完整覆盖我国大陆的城镇连绵网络,其形成投资空间非常大。按照中央确定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的基本原则,既是未来十年我国GDP年增长率保持在7%,仍然要靠城镇化建设支撑来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据国外专家预测,我国城镇化在今后每年至少可保持4%以上的经济增长率。此外,城镇群则是突破行政区划的发展模式,围绕城镇群内外部交通联系和能源网络的投资带动城乡建设,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规划目前也已起步,其发展和投资的空间将更大。
3.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拓展保障性住房与基础设施投资空间
新型城镇化必须要真正立足于“以人为本”这一发展的基本原则上来,党的十八大精神强调新型城镇化发展是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城镇化。对于进城农民而言,要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作为城镇居民应有的社会福利必须予以保障。这就要求城镇化建设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引入“文化城镇”理念,注重城镇生活质量、确保建筑节能环保、公共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安全可靠,切实使得广大居民福利保障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得到改善。
长期以来,城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在大城市存在容量不足、发展难以为继的问题,中小城镇存在发展粗放低效的问题。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近年来,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绿色能源城市已成为诸多地市的城市品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城市品牌不仅涉及到基础设施的投资,而且包括大量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因此,针对大型和超大型城市,其承载能力不仅仅是资源环境问题,更关键的是“大城市病”现象。城市内人口流动负荷过重,要求城市交通、城市群内部城际轻轨以及医疗、教育、服务等配套设施必须跟得上,由此可以更多地带动大量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基础设施投资空间。
为了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让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城市,让困难群众适宜住进新居,国家将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鼓励支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等领域。为加大经济适用廉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解决中等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国务院已确定从2013年起今后5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就达1000万户,如果加上各地规划改造项目,整体投资额将达到4万多亿元。此外,从“十二五”到“十三五”城镇道路与排水管网的升级改造和建设也将迎来数万亿元的投资。据最近媒体引入数据透露,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改造71座下沉式立交桥,新建改造城区供水管网300公里,还将推出轨道交通、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枢纽、污水处理、镇域供热6个领域,126个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多亿元;上海拟投资上百亿元新建改造28个排水系统;南京、武汉、西安、长春等城市已先后启动了道路改造、污水处理、排水设施建设等攻坚计划。这些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历程,必将更加有效的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大的改变城乡面貌。
综上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今后相当长时期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将拉动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成为国家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并将带动多个产业链受益,而建筑业将首当其冲。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投资热点从侧面也提醒许多以往只关注大项目与标志性建筑的企业要结合市场变化,不断扩大业务范围,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据有关部门专家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投资去向并不在于大城市,按照全国生态功能的规划要求,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将构建完善“两横三纵”的城镇化规划和战略格局。今后城镇化建设投资空间一线城市约占15%-20%,比如已形成的京津沪和长三角与珠三角;二线城市约占40%左右,主要指已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长江中游、成渝、中原等重点开发区域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城镇体系相对健全、要素集便于聚、人口分布合理的有培育性的新城市群;三线城市及乡镇建设约占45%左右,主要指具有辐射带动中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所以,建筑业企业必须做好市场区域划分,整合资源、因地制宜、选好目标、准确定位,真正找到城镇化建设布局中的着力点,从而为实现企业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依据。
二、超前研究、科学规划、制定措施、直面挑战,为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年平均完成总产值约占全国国定资产投资60%以上,是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者,担负着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必须抢抓机遇、率先行动、超前研究、科学规划、采取措施、迎接挑战。
1.抓住新机遇,抢占制高点,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发展将是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强劲引擎,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拉动4万亿元左右的内需,可以预计未来二十年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不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而且还将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新的热潮,构成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所包含的技术投资、产业链投资、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综合服务配套投资,必然持续成为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稳定发展经济,拉动投资、扩大内需、转型发展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在这新一轮投资热潮中,建筑企业不可避免地要和政府以及各类投资商打更多的交道,并将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首先是要配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成为当地政府推行城镇化建设落地的最大助力和合作方。与政府、业主和运营商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区域板块市场,做政府想做但做不了,而市场又非常需要的事情;其次是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擅于捕捉发展机遇、顺应投资趋势,改变经营模式,抢占市场先机,不仅能够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各类承包商应有的服务功能,还要按照行业发展规律和需求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识,特别是要与高科技类企业强强联营,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深层次参与,积极配合政府做好新型城镇化发展及其建设项目的前期研究策划工作。
2.迎接新挑战,打造升级版,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科学践行者。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再走过去粗放型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老路,其规模效应要通过转型升级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对污染进行集中治理,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解决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矛盾约束,需要依托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建筑业企业是国家工程建设创新体系的主力军,既是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者,更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应用推广者,有责任、有义务,也有能力承担起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历史重任,打造新型城镇化建设升级版。
城镇化带来人力资本和信息知识聚集,较好地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技术创新和高端管理,注重提升城镇化发展软实力和服务功能建设,强调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建筑业必须尽快适应这一新形势要求,科学制定城镇化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纳入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要以低碳、绿色、科技为主导、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提高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技术含量;广泛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倡导技术改造和实践创新。从技术、管理和经营三大方面树立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坚持信守合同、安全为先、质量第一、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实现科技、绿色和人文的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创新领域。
在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中,建筑业还应注重民族悠久文化传承与现代人文关怀相容,强调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亲密融合,城镇化建设既不“邯郸学步”、盲目崇外,又不能“闭门造车”、拒谏饰非,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智慧型、绿色型、科技型、人文型、包容型、和谐型城镇,体现市民化转型的有序性和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致力于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新7型城镇化建设做出贡献。
3.履行新使命,勇于挑重担,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力推动者。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已经成为处于快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建筑业是完成各类固定资产投资形成建筑产品的建设者,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最终产品能否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最佳效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国建筑业拥有从业人员4800万,一级以上大中型企业2万多家,其中有集规划、设计、融资、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他们以新中国城乡建设长期积累的巨大财富和锤炼铸成的铁军精神及综合实力在国内外建筑市场所向披靡,特别是中央企业以建造超高层大楼、特大型场馆、跨海过江大桥、穿越深山高原的高速铁路、公路堪称世界一流而闻名天下,已经在城镇化建设中率先垂范,持续发力。此外,我国还有数万个以民营为主,善用技法、出奇制胜的中小型非公有经济的建筑企业,他们虽不显山露水,却依托改革创新形成的良好经营体制和商业模式,扩纵深、近城镇、控规模并以本土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发展战略驰骋于区域市场。实践证明,中国建筑业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力推动者。
4.开拓新市场、务实加苦干,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主力军。建筑企业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科学践行者、强力推动者与核心主力军,当前最迫切的是要以艰苦奋斗、实干兴业、卓越奉献、开拓创新精神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因为,企业在主体运营层面,新型城镇化建设所衍生的企业运行机制问题、市场营销模式问题和企业战略转型问题等都需要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在项目运作层面,同样面临着如何从单一服务功能转向综合服务功能、从单项目管理转向多项目、项目群管理、从粗放式管理转向集约化管理、从施工阶段管理转向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从单个班级作业管理转向大规模多专业集团协同管理等问题,更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励精图治、快速适应、成功转型,全方位的健全完善服务功能,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为打胜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这一攻坚战,实现新时期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务实加苦干,做出新贡献。 一是规划、设计、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高水平服务。 城镇化建设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建设,其显著特点是规模大、范围广、体量小、综合性强。城市建设项目专业性相对较强,而且更多地强调在建设过程和施工中实施,资源也相对集中,管理较为紧凑。而城镇化建设,将要求建筑企业能够胜任区域(片区)规划、功能设计、项目建设以及场景改造,甚至包括全寿命周期的项目管理。未来的建筑市场需求将更多地强调承包商全过程、全方位和高水平提供优质服务。它既不同于EPC,也不同于施工总承包,而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承建和管理服务。这也将为企业拓展更大的利润空间,真正做到分层养鱼和建筑产品生产链条、价值链条和市场链条的闭合。 二是新建、迁建、改建和复垦建设一体化介入。新型城镇化既包括新区规划、旧城改造和集中迁建,同时又包括环境改造、服务配套和土地复垦,充分体现了建设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化的兼容。建筑业企业将在现有市场定位和多年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延伸服务内涵,有效做好内部机制转型和功能升级。有针对性地优化人才结构,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要打造新型的营销体系,及早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关系,及时掌握信息,做好服务跟踪,逐渐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三是民宅、工建、公用配套设施一条龙承担。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建筑业市场的主流,其特性决定了基本建设工作的全面性和多样性。以一体化投资管理的角度,企业的合同标的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项目,而是一个片区或一个成建制的功能体。建造的内容既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厂房,也可能包括公共设施和城市配套系统。这就要求企业在现有施工承包、工程总承包基础上扩大业务范围,具有承担一揽子综合建设任务的业务能力,这样才能避免单一承包规模小、利润空间狭窄的局面。
四是建材、设备、技术、劳务全方位供给。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在于集约化,改变松散的城郊和乡镇体系,改善人的生存条件。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存在大规模集中和小体量项目分散相结合的特点。资源市场往往渠道不畅,这就要求按照建筑企业在产业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进行一体化组合调整,在建材、设备、技术和劳务方面拥有充足的市场资源和管理经验,积累大量的市场积淀和技术管理人才,同时也为企业多种经营、多元化发展、扩大内需和延伸外需提供动力和保障,以提高整个建筑业产业链条的运作效能和企业核心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