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建筑论文 » 正文

建筑企业资质挂靠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发布日期:2013-07-11  浏览次数:1334
 近年来,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空前繁荣,但建筑行业挂靠经营现象也愈演愈烈,甚至成为建筑市场中的“公开秘密”,也是工程建设领域滋生腐败的主要温床。

  一、挂靠现象存在的原因

  1、经济利益驱使。在工程建设中,大部分工程项目必须由有一定资质的单位承建,一些低资质建筑企业或无资质施工队伍将被拦置在外。然而,部分建筑商在利益驱驶下,想方设法承建工程,挂靠在有资质的单位承建项目,谋取经济利润;而被挂靠单位则可以在不增加人员和投资的情况下,多承建工程,达到扩大企业知名度,增大工作业绩,增加企业利润。从表面上看,工程项目是资质单位在承建,实际则是不具备承建条件施工队伍在建设。

  2、体制不完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有些地方和部门对项目工程规定只有本地区或本部门资质单位承建,但实际上符合条件承建企业又少,且本区域建设项目又多,“粥多僧少”,造成了地区外施工单位挂靠本地企业承建工程项目。还有建筑企业在资质提升过程中,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原因未能升级成功,企业必须维持日常运行,又无项目承建,从而造成挂靠现象的发生。

  3、监管不到位。建筑行业违规挂靠现象日益盛行,但被相关行政部门查处的却很少,即使是被查出也是由于工程项目发生严重质量安全事故,事后调查才浮出水面。在建筑市场中,甚至存在建筑施工企业没有挂靠或被挂靠属不正常现象。

  二、非法挂靠的危害性

  1、“淘空”质量。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凭借挂靠有建筑资质单位承揽工程,而被挂靠单位除按工程造价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外,并不对工程施工进行监管,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建设存在诸多隐患。达不到资质的施工企业,从施工设备、技术和经验上都难以满足施工要求,条件简陋,管理落后,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和不按规程操作,从而带来工程安全隐患。

  2、“抬空”造价。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高低,意味着综合实力强弱。信誉度越高,取费比例就高。非法挂靠实际上就是以劣质产品充当合格或名牌产品出售,以低廉的成本取得高额的回报,形成高估冒算现象,造成了国有资金的严重流失。

  3、“架空”法律。建筑市场规则设立资质等级与承建工程技术含量必须相匹配,而一些资质不够或根本无资质施工队伍利用挂靠承建工程,无视《建筑法》确定的市场准入制度,从而扰乱了建设市场,使得工程建设领域成了滋生腐败的“重灾区”。

  三、规范建筑市场的对策

  1、部门加强监督。主管部门应从企业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查企业对项目的管理,看项目经理是否在岗,相关技术人员是否与投标时一致,企业是否存在只收费不管理等情况,通过查企业资料、询问等方式,揭穿挂靠本质。

  2、完善招投标秩序。建筑工程发包应严格遵循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鼓励有条件企业都能参与投标,择优选择施工企业,有效避免一些本可不发生的企业挂靠现象。

  3、健全举报渠道。建设主管部门要增设举报部门,受理各类投诉举报,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热线,实行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打击非法挂靠行为。对投诉举报调查做出及时处理,适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充公彰显政府处理问题的决心和诚意。

  4、加大处罚力度。按照《建筑法》规定,加大对非法挂靠行为打击力度,对于被挂靠企业单位,相关主管部门除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外,更应对企业资质进行降级或调销,从而有效降低挂靠现象的发生。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