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县某单位由于移民搬迁,将整体搬迁至新城区重建。新址拟建物±0.000=251~299m,呈阶梯状布设,拟建物之间边坡用挡土墙支挡。新址场地位于斜坡地带,横向长约300m,纵向从前缘至后缘宽约135m。该场地前缘斜坡186m、 250m高程左右的小区干道已修成。
二、地形、地貌
调查区处于川东低山区,为单倾斜坡,整体地势北高,南低,建设用地范围内地面标高为250~306m,相对高差约56m,原始斜坡坡度角约23°。调查区地面标高244~359m。建设用地地形经人工场平后现已改变,形成多级台阶状边坡。
三、地层岩性
区内上部为第四系崩坡积层,其下为中生界三叠系中统巴东组。
第四系崩坡积层:以土黄色、棕褐色粉质粘土夹灰黄色、黄褐色碎块石土为主,下部为碎石土、碎块石土、块石土。厚度5~30m
三叠系中统巴东组:紫红色粘土岩、砂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薄层-中厚层灰色灰岩、白云质灰岩,厚度>50m。据以往城区选址勘察资料,该层为似基岩状坠覆体。
四、场地稳定性调查评价
1、现状调查评价
据现场调查,调查区总体位于一坠覆体之上,长委曾对该地段进行过专项勘察,认定该地段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调查期间相关单位对该区域正在进行防治,采取在滑坡前缘部位增加抗滑桩、反压等措施积极进行防治。
2、预测评价
在场平过程中,将形成多处人工边坡,边坡坡顶~坡底相对高差8~14.9m,一般单段边坡长约60m左右,走向近东西向,组成该边坡的岩性为粉质粘土、碎石土、碎块石土。
该边坡若不采取相应的支护、排水措施,水渗入边坡后使边坡土体强度降低,诱发边坡失稳。目前边坡正采用锚杆挡墙及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护。因边坡顶部的拟建物均采用桩基础,利于边坡的稳定,边坡失稳可能性小。
本场区切坡坡度大,组成边坡的岩性为含碎石粉质粘土、碎石土、碎块石土,在降雨及地表流水长期冲刷作用等因素影响下,可能致使边坡岩土层沿剪应力最大的剪切面发生剪切滑动破坏。存在局部失稳的可能。
五、坠覆体的稳定性分析探讨
“坠覆体”是指坠溃作用及其堆积物。 实际上该“坠覆体”与基岩界面并不清,是基岩脱离原位,发生大规模崩垮作用的产物,与断层性质相似:可理解坠覆体类似于断层下降盘。从宏观上看是变形产物,从局部来看为基岩卸荷体。故对于坠覆体的稳定性评价趋于复杂。
在以往工作中前人才用剩余推力法计算坠覆体稳定性,用假设滑动面验算其稳定性,其采用计算滑动面为基岩面,不同工况情况下其稳定系数为1.27~1.38。斜坡稳定性较好。
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第5.2.2条: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根据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5条原则确定。
对于由于坠覆体的成因复杂性,其稳定性评价应当采用多种方法验算,相互对比研究,并加强同类型斜(边)坡调查对比。依据实际情况采用,降低建设风险。
在实际调查评价中,建议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极限平衡法等对坠覆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同时应考虑岩体抗剪强度随时间减低的时间效应。
坠覆体稳定性调查评价是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均在研究。对其形成、破坏机制仍然未搞清楚。实际调查、勘察、支护等工作中,建议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