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建筑论文 » 正文

工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博弈分析

发布日期:2014-04-02  浏览次数:1063
 摘    要: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博弈论和项目管理学的观点,对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中工程任务分配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析,着重从企业和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相互之间的博弈入手,同时这些博弈又形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一个多阶段博弈和重复博弈的动态关系。最后提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部项目管理方式,以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1.引言
  最近二三十年,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博弈论”革命。博弈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大有“吞噬”整个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气势,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已经成为了经济学中一种基本的分析工具。
  博弈论(game theory)又叫对策论,[1] 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情况。其基本出发点这样的:人是理性的,是会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博弈论承认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承认人们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合法性,因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于分析人们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社会经济活动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
  “囚徒困境” [2] 是博弈论里最经典的博弈模型之一,其基本模型是:警察在现场抓住了两个合伙的犯罪嫌疑人(甲和乙),但却没有掌握足够的证据。于是警察把他们隔离关押起来以防止串供,并要求坦白交代。如果两人都坦白,每人将入狱3年;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将以防碍公务罪入狱1年;如果一人抵赖另一人坦白,那么坦白者将得到释放,而抵赖者则将入狱5年。分别用-1、-3、-5、和0表示罪犯入狱1年、5年、8年和释放的得益,那么甲、乙两人的博弈格局如图1的“得益矩阵”所示。 项目管理者联盟面对两个都只考虑自己利益的理性经济人,选择的结果如下:如果乙抵赖而甲坦白,则甲将得到释放;如果乙坦白同时甲也坦白,则甲入狱3年,但如果此时甲抵赖却要入狱5年。由此可见,对甲而言,无论乙采取什么策略(坦白或抵赖),坦白给他自己带来的利益总是最大,所以坦白始终是甲的上策,也就是说,不管乙是坦白还是抵赖,甲的最佳选择始终是坦白。同理,对于乙而言,坦白也是他的上策。结果,最终两人都选择了坦白。
  当然,其实对甲、乙双方共同而言,最好的选择是都抵赖。但是由于甲、乙之间不能串通,其实就算是他们之间在被抓获以前事先就已经订立好“攻守同盟”,可能也不会有用,因为甲乙两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双方都不敢信任对方,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去遵守这个协定,因而最终只能大家都选择坦白。结果,甲乙都坦白就构成了纳什均衡(也称为非合作均衡),由于合作和勾结十分困难,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结构,所以在此所说的博弈论将主要指非合作博弈。
  3.施工企业工程任务分配情况简介
  施工企业在市场上承接到工程任务以后,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分配方式:[3]
  (1)交由下设的工程处,由工程处组织人员进行施工。
  (2)指定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由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施工。
  (3)在企业内部组织经公司认可的、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实行内部招投标,按合理低价的原则中标。由中标的项目经理组建项目部,再由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施工。
  (4)其他方式。
  4.企业内部招投标的博弈分析
  4.1 项目经理之间的博弈分析
  针对以上的方式(3),如果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项目经理们在投标时有高价和低价两种策略可以选择,同时投标时也如同被隔离关押审问一样不能串供。虽然项目经理们都知道选择高价策略会减少工程施工时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带来较大的回报,但这种理想的情况显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也就陷入了高价获利和低价中标(相当于抵赖和坦白)的两难困境之中。下面假设内部招投标时只有甲、乙两个项目经理,并以此进行分析。此时,如果乙采取高价策略(相当于抵赖)而甲采取低价策略(相当于坦白),则甲将中标;如果乙采取低价策略同时甲也采取低价策略,则甲最起码还有机会和乙进行竞争(因为还要看哪一个投的标是合理的低价),但如果此时甲采取高价策略,却肯定是不会中标的。由此可见,对甲而言,无论乙采取什么策略,低价策略给他自己带来的利益总是最大,所以甲的最佳选择始终是低价策略。同理,对于乙而言,低价策略也是他的最佳策略。进一步推而广之,对每一个参加投标的项目经理而言,无论其他人选择什么策略,自己选择低价策略始终是他们的最佳策略,这就是说所有人都选择低价策略就是企业实行内部招投标时的纳什均衡。
  假设两人都采用低价策略,由于每人都存在中标的希望,得益为3;如果两人都采用高价策略,由于每人都存在高价中标的希望,得益为5;如果一人采用高价另一人采用低价策略,那么采用高价策略者得益为0,采用低价策略者得益为8;那么甲、乙两人的博弈格局如图2的“得益矩阵”所示。
  当然同“囚徒困境”博弈一样,其实对甲、乙双方的共同利益而言,最好的选择是不论是谁中标,大家都统一选择高价策略。但是由于甲、乙之间不能串通,其实就算是他们已经串通作好君子协定,可能也不会有用,因为甲乙两人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其中包括自身的经济利益、自身价值得以体现、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尊重、得到领导的重视、增大被提拔的机会等方面)的理性人,双方都不敢轻易信任对方,也没有任何积极性去遵守这个协定,因而最终只能大家都选择低价策略。
  所以项目经理们在投标时必然会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等综合实力进行报价。通过良性竞争,也就可以使得工程施工成本下降,提高项目部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另外由于良好的示范效应和规范的内部竞争机制,也会大幅度地提高全体员工的竞争意识、提高企业的业务技术水平、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4.2企业和项目经理的博弈分析
  针对以上的方式(1)和(2),如果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项目经理在和公司领导博弈时有高价和低价两种策略可以选择,由于没有竞争或是竞争不强,加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因为即使项目经理选择了高价策略,企业管理层也不一定就知道会还有更科学更经济的低价),使得项目经理具备了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也就使原有的困境不复存在,所以项目经理便会理性的毫不犹豫的选择高价策略(相当于抵赖)。所以此时项目经理也会失去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和动力,使工程施工成本上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下降,员工的竞争意识降低,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也会使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管理水平和利润空间得不到真实体现,从而降低企业管理层的决策水平,降低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另外,此时由于采用的是高价策略,利润空间较大,也就使得项目管理层有可能存在较大的“寻租”空间;同时高价策略的实现也会不断刺激项目经理,使高价策略成为主要诱因和动力,使得高价策略成为恶性循环。此时项目经理为了能够长期地选择高价策略,同样可能会造成在企业管理层中有不良的“寻租”等现象发生。所以选择高价策略也就成为了此时博弈的纳什均衡。
  假设项目经理采用低价策略,得益为3;由于没有竞争或竞争较小,使得采用高价策略也就成为可能,得益为10;同时假设企业在项目经理采用低价策略时,得益为5;在项目经理采用高价策略时,得益为2;那么此时的博弈格局如图3的“得益矩阵”所示(由于信息不对称,其实此时企业并不十分知道自己选择的是企业本身并不愿意的高价策略,当然在此不考虑有意“寻租”的现象)。
  在方式(3)中,项目经理在和企业进行博弈时同样有高价和低价两种策略可以选择,但是由于内部竞争强烈,使得高价获利和低价中标(相当于抵赖和坦白)的两难困境照样存在,所以只能选择低价策略。
  4.3项目经理之间的重复博弈分析
  但是这种博弈在企业内部实际上是一个反复多次进行的博弈过程,也就构成了所谓的重复博弈(Repeated Games),构成重复博弈的一次性博弈(One–shot Games)也称为原博弈或阶段博弈,重复博弈往往和一次性博弈差异较大。在一次性博弈当中,由于各个博弈方在进行决策时只需要考虑眼前利益,而不考虑未来的利益问题,一般而言,各个理性的博弈方并不会考虑对方的利益,都只会尽最大努力去想法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然而博弈是重复多次进行的,那么各博弈方就有可能会在前面阶段就试图按君子协定进行合作,以采取对大家都比较有利的策略(如上面的高价策略),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时,还可以在以后的博弈中加以还击。这样一来,在本文的项目经理博弈中,各个理智的博弈方如果意识到他们之间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和平共处关系时,就可以选择每人各采用一次相对低价策略(实际上仍然是高价),无形间形成一种心有灵犀的默契关系,以避免相互过度竞争,采取合作方式,以实现轮流坐庄并以实际上的高价策略当上项目经理的目的,从而破坏了原有企业内部招投标的良好初衷。所以说基于这种未来的共同利益,将有可能改变博弈方在博弈时所处的尴尬的困境状态,也就给各个博弈方提供了串通和合作的可能性,使得博弈的结果变化较大、可能性较多、情况变得更复杂,甚至于会使博弈结果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4.3.1项目经理之间的重复博弈分析
  虽然对于整个企业和整个项目经理人群而言,理论上的博弈是一个重复多次的多阶段博弈过程。然而,对于单个的项目经理而言,在每一次博弈(内部招投标)时,他都必须在每一阶段博弈中作出自己痛苦的选择,因此,各个博弈方是根据当前利益还是根据未来利益进行选择也就成为了难以选择的问题。此时如果各博弈方都是根据当前利益选择,那么就相当于把重复博弈变成了一个个单独的一次性博弈,使困境仍然存在,博弈结果和以前一样,重复博弈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博弈方是根据未来利益进行选择,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具备资质的项目经理很多,同时也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竞争行列,使得竞争较强烈,且相互间的君子协定并没有具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博弈方无法预测(或无法准确预测)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工程(或何时得到工程),所以也就使由此组成的“卡特尔”(cartel)联盟是一个极其不稳定和极其脆弱的联盟。由于卡特尔联盟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上下级的强制关系,只不过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关系才走到一起的,因而此时只要是谁偷偷的破坏协定(在内部招投标时采取低价策略),那他就可能会在竞争中占到很大便宜,这也就必然会促使一些卡特尔成员违反协定,所以说,卡特尔联盟本身就是瓦解卡特尔的最大激励。事实上,在人类的经济活动当中,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曾经比较成功以外,其他卡特尔成功的事例是很少见的。所以博弈方所期望的合作博弈(也叫双赢博弈,Win-Win Games)以上的博弈中是不会存在的。
  4.3.2 企业和项目经理的重复博弈分析
  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提高企业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经济效益以及增强市场竞争力就成为了企业的必然选择,因此使得企业在和项目经理在博弈当中趋向于选择越来越低的合理价格。加上企业本身所具备的的强制的领导关系,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在博弈中的低价策略,这时越是多次的重复博弈就越会选择低价。此时原先利用(1)和(2)进行任务分配的方式由于生产效率低、成本大、管理水平低,同时由于管理层有可能存在“寻租”空间,也就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因而企业也会在博弈中理性的选择低价策略。由于项目经理之间博弈的纳什均衡也是低价策略,所以在企业和项目经理的博弈当中双方就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价策略。
  5.企业内部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与作用
  5.1 企业内部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
  企业内部项目管理是指在企业内部全面推行项目法管理制度,在工程中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项目经理的职权,建立内部市场机制,在企业内部员工中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并经企业认可的有能力担任项目经理的人员范围内,进行组织内部施工招投标,通过评审后确定项目经理,然后通过项目经理按规定在内部和外部人才市场上组织人员进行施工。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如何设置项目管理机制,是让这一博弈最终达到让大家均主动选择“低价—低价”的纳什均衡的关键所在。
  (1)参与内部招投标竞争的项目经理人数要足够多,以增强竞争程度,加大博弈方合作和串供的难度;
  (2)制定处罚有关博弈方合作的制度,以阻止博弈方进行合作;
  通过第5.1和第5.2,可以有效设置两难困境,防止博弈方进行合作,最终促使博弈方作出低价选择。
  (3)指定详细的工程内部招投标管理办法和制度。
  (4)可以公开内部招投标的标底(或给出大概的标底范围)及其计算方式和过程,让标底信息公开化,使得标底失去应有的决定性作用,迫使各博弈方的合作和串供失去意义。从而使各博弈方必须结合工程的特点、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各个因素综合进行报价。
  (5)强化项目经理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使得其责、权、利对等。
  (6)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内部承包的考核力度。当工程完工时,企业的各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将对项目部的各项工作指标作出客观评价,当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指标不合格,项目经理将不能得到任何奖励,并取消下一次参加内部招投标的资格。
  5.2 企业内部项目管理的作用
  (1)通过激励机制的建立,增强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争当优秀的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2)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让广大员工关注企业的目标,并通过企业的目标导向,引导大家平时的工作,使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双赢的局面。
  (3)实现了人本化管理,充分体现了人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4)提高了项目经理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培养和锻炼了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5)降低了工程施工成本,便于企业对项目部进行费用控制,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6)实现了企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了内耗,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7)提高了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