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研究受到极大的关注(如青藏高原东缘地质及大陆动力学研究),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作用机制亦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岩石圈结构及其动力作用机制,现有的主要大地构造学派基本上还没有给出一个普遍接受的解释。经典的大地构造学说基本上都是从地球内部寻找大地构造作用的驱动力,可以说是将地球作为一个孤立的星球进行研究[1]。然而,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个小小的星体,其与月球、太阳及银河系中的无数天体的相互关联,以及地球绕太阳公转、随太阳系一起以极大速度运动的事实是不能不正视的。因此,本文以引力起潮力为动力作用机制,对岩石圈层块结构作一尝试性解释。
1、引力起潮力作用原理
实际的引力场通常并非绝对均匀。以地球表面为例,只有在一个相对小的局部范围内才可以近似地认为地面引力场是均匀的。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已经说明,地球上各处物体所受重力均指向地球的质心。因此,假设在地球引力场中有一个足够显示引力场差异的电梯,那么,分别配置在电梯舱内不同位置上的质点的引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将指向地球质心,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果让这个电梯舱及其中的质点自由下落,舱中上、下、左、右配置的4个质点对于C点的观察者而言就有相对的加速度,水平配置的m3、m4质点加速地相互靠近,而竖直配置的质点m1、m2则加速分离。可见,自由下落的电梯舱内存在一个力场,一个竖直的圆环(虚线)会被变形为的椭圆形环(实线)。如果竖直的圆环是一个刚性块体,则会呈现"水平挤、上下拉"的应力场,这就是引力起潮力作用[2]。
地球是宇宙大家庭中的一员、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至少在围绕太阳公转这引力场和地球自转这惯性场中存在一定的均匀加速度。起潮力作用产生潮汐的现象已为大众熟悉,但地球的固体部分受起潮力作用及其产生的效应,迄今未有人评述。李德威(1995)在阐述下地壳层流构造的动力来源时疑问性地提及星际引潮力的作用[3]。
2、岩石圈起潮力作用效应典例
研究表明,大陆具有层块结构,垂向分层、横向分块是大陆构造最显著的特征;顺层构造则表现为垂向分布的顺层流动、顺层韧性剪切、顺层滑脱拆离;断块构造具有域带性,具有一定生成联系的单体断块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成群、成带出现。大陆岩石圈中物质运动效应,造成Moho面和Conrad面的构造改造,形成较大的韧性剪切带(公里级);各圈层之间以及重大岩性界面上发育顺层拆离断层,上地壳大型高角度脆性断层收敛并终止于下地壳韧性流层,形成铲式正断层系等等的特点基本上体现了"水平挤、上下拉"的起潮力作用效应[4]。
王绳祖(1993)认识到中、东部亚洲大陆的广大地区存在着由两族大型地震带共轭相交而成的统一地震网络,认为位于中、上地壳的这种地震网络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相应,并勾画出中、东部亚洲大陆岩石圈下层的塑性流动网络系统[5]。塑性流动网络特征性地呈现出水平分块现象,王绳祖等(1997)还勾画了特征与之完全一致的亚洲中东部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不同时期的岩浆岩网络系统[6],当然,岩浆岩带替换了塑性流动带。地球是一个曲面球体和自古以来存在起潮力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可以说中、东部亚洲大陆岩石圈下层的塑性流动网络系统是岩石圈固体受起潮力作用产生效应的典型表现,而相应的中、上地壳的地震网络是脆性域中起潮力作用产生的效应。喜马拉雅造山带并没有发育山根,其快速隆起主要是恒河盆地下地壳物质沿壳内流层的斜坡侧向挤入、造成青藏高原地壳中上部逆冲堆叠而成。喜马拉雅碰撞边界恰好表征了喜马拉雅造山带底下的壳内流层斜坡,为起潮力作用产生的水平拆离效应。因此,也可以推断,大陆地震反射计划和超深钻计划发现了Moho面和Conrad面具有新生性和可变性,极可能是起潮力作用下岩石圈中不同巨型层块体产生差异运动的结果。
3、岩石圈层块结构框架
从引力作用角度看,地球岩石圈受到离心力、地心引力和起潮力的作用。如果离心力和地心引力相互作用近似抵消,那么,起潮力对地球岩石圈作用产生的效应显然是无比巨大的。起潮力作用于地球固体物质,自表及里其作用效应应该是趋于弱化的。
在起潮力作用下,地球岩石圈自古以来处于伸展拆离的应力作用背景,就如一只无形的手,将岩石圈抓成大小不一的碎块-层块,并使之"悬浮"于固体地球的外圈。因此,地球岩石圈可以说是一个由无数大小不一的层块堆垛而成的层块堆垛体,并且因地球自转的叠加作用,大小不同的层块产生侧向或相对水平的挤压应力作用差异,引发层块的"漂移"和其它各式各样的构造作用,由不同层块体堆垛而成的大陆地壳在横向和纵向上表现出显著的不均一性。现今大地构造中所指的不同构造单元,其实就是不同的层块体,其地温梯度和应力分布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也就很自然;在地温梯度的耦合下,上部地壳以应力作用为主,脆性变形强、构造分异显著;下部地壳热力作用显著增强,表现出以非线性的剪切流变为主;并产生中上地壳花岗质岩浆的熔融和下地壳基性岩浆的出熔。陈国能等(1996)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提出了"花岗岩原地重熔说",基本解决花岗岩就位的空间问题[7]。层状分布的重熔花岗岩,沿上覆层块体边界面有限上侵,构成如王绳祖等(1997)所述的不同时代岩浆岩网络系统。
依大量深海挖掘、DSDP钻孔采样检验和地震资料所揭示,在亚洲东部大陆边缘介于大陆区与太平洋之间的、前人所称的"沟弧盆"地带中,盆、弧地带是已成熟的大陆地壳,海沟地带是处于半成熟的雏陆壳,尤其是海沟处的断裂是倾向太平洋的张性断层,而非倾向大陆的压性断层;地震资料显示,在Kuri-Kamchatka海沟,洋壳并没有在岛弧之下俯冲,而是与岛弧的硅铝层之下的壳体连在一起,没有俯冲的证据。因此,东亚陆缘是一离散式大陆边缘。在中、东亚地区,可以说喜马拉雅碰撞边界和东亚陆缘海沟分别是岩石圈巨型层块体的会聚边界和离散边界[8]。扩张洋中脊是两块巨型的陆壳薄化而成的特殊层块体的离散边界。软流圈地幔的层流作用或地幔柱式流动,仅仅是岩石圈下层不同层块体之间受起潮力作用的差异,在层块体边界产生的近似水平或竖直方向的物质流动效应。
另外,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看待地质构造作用,现今地球岩石圈各种地质现象是地球岩石圈出现以来历史积累的总和,如中、东部亚洲大陆岩石圈下层的塑性流动网络系统可能是几千万年来起潮力作用的累积体现。因此,地球内部具有分层性、分级性、分区性和"瞬时性"的层流运动,或者是大陆隆-拗系统的构造迁移性、旋回性、带域性、交织性所反映的构造运动的波动性,极可能都是岩石圈中不同层块体受起潮力作用从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递进发展过程的表现。
参考文献
1.陈国能,张珂.大地构造学简明教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
2.郑庆璋,崔世治.相对论与时空.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1~223
3.李德威.再论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Vol.20,No.1,19~26
4.李德威.关于大陆构造的思考.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5,Vol.20,No.1,11~18
5.王绳祖.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地质学报,1993,Vol.67,No.1,1~17
6.王绳祖,张宗淳.亚洲中东部岩浆岩网络状分布与塑性流动网络.地震地质,1997,Vol.19,No.3,235~247
7.陈国能,曹劲建,张珂.原地重熔与元素地球化学场--论花岗岩的成因与成矿及大陆内生过程的物质旋回.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8.陈国达.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7,Vol.21,No.4,28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