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应用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很大的房屋建筑量的需求,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供给受到人口问题的严重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活动时把节能置于首位,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房屋本身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设计图纸等方面,鉴于此,更突显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意义。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具有十分大的潜力,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有所关注,国家也在采取相应的措施。我国现阶段的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范围还没有展开,所以国家、地方政府、建筑企业应携手努力。
二 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
(1)房屋外结构保温隔热相关节能设计
一般而言,建筑结构温度最高部分在外围,由于外围的结构面积大,能够实现对建筑外围结构的节能设计与处理,房屋屋面的节能设计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高层建筑室内温度环境、节能降耗的实现意义深远。鉴于此,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设计工作者通常运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通过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放置确保屋面的保温效果。一般情况下,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技术指标要符合低容重、低吸水率、低导热系数这几个标准。这是正辅法,当然还有倒辅法,这种方法就是在防水层上设置保温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保护保温材料,把防水材料由于环境原因而导致的损坏降低,进而延长防水材料的使用时间。目前,我国房屋建筑采用的主要节能设计采用的是浅色坡房面,运用这种技术可以同时实现高校排水、保温隔热和节能降耗等。
(2)建筑门窗结构节能设计
一般情况下,在房屋装修的时候,购房者最关注的问题是门窗的气密性和保温性效果,这是由于于购房者而言,房屋的舒适性受到房屋门窗气密性和保温性的影响,当然节能效果也包含在内。单玻实腹钢窗具有保温性和气密性不够的缺陷,现如今,这种结构已被市场淘汰,目前我国采用的大都是内衬钢材窗框,当然条件允许的用户已经安装了断热型铝合金窗,这种窗子可以把整体保温节能效果有效提升,房屋的舒适性也因此增加。在进行房屋建筑节能设计时,要着重考虑门户的保温效果,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要把门窗结构的导热性不断降低,只有这样,房屋的整体保温性能才有保障。房屋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来增加玻璃层数或厚度。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大都运用密封中空玻璃或者平板片玻璃,设计时分开隔框,而后再进行密封,在玻璃层中形成干燥空间,还可以采取在密封空间放置干燥剂的方式使玻璃内表面和外表面达到温差平衡,使整个窗户的透明度和洁净度保持良好,密封空间内部空气静止,因而整个窗户的保温性能提升,同时建筑房屋的窗户大小也会影响房屋的整体保温效果,要根据相关设计比例开设计建筑窗户的大小,窗墙比例适宜,节能降耗才能很好地实现,才有助于入住舒适度的提升。
(3)利用太阳能的节能设计
太阳能这种能源是可再生的,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可以增强建筑的节能效果,现代房屋建筑设计都十分重视对太阳能这种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量充足,并且有十分良好的日照强度,这为我国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全年日照最长可达2 800 h ~3 300 h,我国房屋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我国现有的丰富太阳能资源,提高房屋的整体节能水平,太阳能资源有着十分广阔的运用空间,如可以利用太阳能为房屋供暖、供电照明、供热水等,笔者坚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阳能资源将在房屋节能设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太阳能节能设计在我国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为太阳能有其他能源无可比拟的优点,我国房屋设计人员要重视太阳能资源在我国房屋节能设计中发挥的作用,要将太阳能节能设计广泛的运用到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中去,为我国房屋节能降耗做出应有的贡献。
(4)建筑外墙面的保温节能设计
我国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当前,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无法降低建筑外墙面热能损失这一突出问题。由于外墙体外围护结构具有较大的占用面积,所以应对这个部分的保温节能设计有足够重视。房屋建筑设计人员要在设计中融入现代保温材料和隔热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和设计意图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进行节能设计,可以运用外墙保温技术,同时还要运用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和保温板技术。在相关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时,建筑本身的要求要考虑在内。
三 结语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协调,我国人口众多,对房屋建筑具有很大需求,因而一定要重视在房屋建筑设计时的节能降耗,在具体的房屋建筑设计中融汇房屋节能设计,通过一些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建筑节能措施、建筑设计理念的运用,达成我国房屋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卿. 建筑节能设计之我见[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5)
[2]梁理常. 对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09(23)
[3]刘金野. 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