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建筑论文 » 正文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08-16  浏览次数:1837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思考

    天津泰达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孙  纲

    摘  要:本文通过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分析了在当前建筑市场环境中,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和困难,以及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练好内功,强化专业化管理团队综合素质,提高市场准入标准规避恶性竞争的看法,提出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才能取得建筑市场的认可,达到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化管理方式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需求;素质

    一、市场环境:

    建设部2004年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指出: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能为工程项目业主提供全过程或分阶段的全方位专业化管理和服务,能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科学管理水平、投资效益和合理利用建设工程资源。同时,也是建筑市场的需求,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的需求,和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模式引入建筑市场是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此举在监理行业引起较大反响,形成一定的冲击,回顾工程监理自1988年开始在八市二部试点至1996年经历八年才开始转入发展阶段,社会对建设工程实施监理管理模式逐渐有了认识。尤其是1998年颁布的《建筑法》规定了“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明确了工程监理在建设工程中的法律地位,国家为提高建设工程监理水平,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行为,又于2000年推出了《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这前后经历了12年的历程,现在工程监理本应名正言顺地作为建设工程的法定参建方履行其责任和义务,但如今的现实是由于监理与建设方有合同关系,受到建设方委托,因此监理的工作范围和权限必然受到建设方的约束,无法(尤其是对开发商)全面执行监理制度,贯彻监理原则,至使监理的业务范围局限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甚至只能充当建设方的监工,承包方的质检员,和按照建设单位的意向行使验收签字工作,为工程验收的合法性作“贡献”。所以,为了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建设部于2003年颁布了《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对依法必须实行监理的工程项目,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受业主委托进行项目管理,业主可不再另行委托工程监理。该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依法行使监理权利,承担监理责任”为了培育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促进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规范项目管理行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建设部于2004年颁布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至今才经历六年,实属新生事物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得到建筑市场的广泛认可,当前建设项目参建各方更不清楚,专业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和实质,理不清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与业主两者之间的管理权限,分不清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与工程项目监理机构职责区别。专业化项目管理机构面对有工程项目三控三管一协调职责和工程验收签认权的监理机构和掌握投资决策权的业主,如何发挥专业化管理能力,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再加上我国建筑行业有史以来,业主直接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贯性,至使承包方,监理方都愿意与拥有决策权的业主直接对话,因为这样解决问题直接快捷,并容易向非专业的业主转移风险,而一些业主习惯于自己直接管理,认为这样更便于行使业主权力,落实领导者的意图。另外目前建筑市场普遍认知工程项目成果的实现;主要是投入靠业主,效果靠设计,实体靠施工,资料靠监理。因此专业化项目管理企业必须靠自身的专业化实力冲破阻力,克服习惯势力的束缚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市场需求是根本

    工程建设专业化管理企业只有首先适应市场环境才能生存,只有靠自身实实在在的专业实力才能创造出和谐的管理环境,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展现存在的价值。为市场所接受、为市场所认可。

    需求是存在的基础,分为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主动需求是我们期盼的,当前主要来自政府投资工程、外资或合资工程,这些工程项目只要项目管理企业专业化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高于参建方,就一定能运筹帷幄、名利双收。

    被动需求是我们力争的,只有首先接受我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产生了需求欲望我们才能介入,绝不能强求,更不能硬性介入,硬性介入就是失败的开始。这些业主有不同的素质,不同的心态,不同的特征,但是他们都是客户,因此他们的共同点是:只想听到最好的反响,看到最好的效果,得到最好的成果。不想听到对某些事情的抱怨,不想得到违背初衷的结果。力争介入的力度越大,则上述现象在管理全过程中反映的越激烈。这就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也是专业化管理企业必须高起步求生存,保成功率求发展的需求。

    三、综合素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项目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要具备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首先要将企业的专业人才配置,专业技术储备,专业管理机制等企业根基做强。作为工程项目管理机构,要代表、协助业主管理参建各方,你要首先具备不低于业主和被管理人的建筑技术专业水平,业务知识和管理才能,你要对一些主要的专业技术问题有一定的主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综合素质起码要与被管理者对上口,接上茬,说上话,能让人家认可、接受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以正确的管理让被管理者从心里服从你。建筑市场有“服从设计,尊重监理”的要求,施工单位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角,唯独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只有靠自身的专业化技术管理实力,才能有对工程建设管理的话语权,才能在建筑市场中站稳脚跟。

    因此,工程项目专业化管理模式的初始阶段就要将监理行业因恶性竞争造成的恶果引以为戒,提高企业准入标准,只有积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实现专业化管理的宗旨。只有一群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才能实现专业化管理事业的良性发展。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由于项目管理在我国主要是经过施工阶段工程监理模式的进化和扩展形成的,因此有开展监理业务基础,精通监理制度的企业具备了项目管理行业的部分基本素质,在施工阶段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历,既擅长施工技术又擅长监理程序。但是专业化项目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一定要高于监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否则,论建筑技术你不如施工单位的水平,论施工阶段的管理你不如监理明白,论统筹管理你不如业主的能力,你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肯定无法开展,就会导致干一个砸一个。尤其是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就是企业的窗口,一定要过硬,首先要有“德”要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只有“厚德载物”的项目经理才能成为业主的主心骨,工程项目的管理轴心,才有管理者真正的话语权、控制权和执行能力,必然将工程项目管理越做越强。

    四、问题及对策

    工程监理制度刚形成时,处于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因为是“受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就与委托方形成雇佣关系,拿人钱财,为人消灾,监理就要为雇主服务,因此“对工程建设实施专业化监督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只能针对承包方,更不可能做到“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这些全是无法做到的空话。尤其是现在业主的固定成份主要是开发商,他们建房为卖房,租房,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商品,开发商以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其出发点是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多的产出,所以他们最关心的是投资收益和市场份额,对工程质量只求得过且过和表面观感,作为受雇于开发商的监理,在这种市场环境中,只能根据开发商的意志为应付工程质量验收集整理资料签字、盖章。协助开发商办理施工许可证,质量监督备案,工程竣工验收,最后取得售房许可证的目的。开发商迫于政府市场监管职能的制约才肯出资委托监理的。为降低施工成本不惜弱化对承包商的管理和质量责任要求,对承包商的质量自控“三检制”和“工序交接制”等措施放任自流。从而降低了施工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素质,由监理负责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随着监理的巡视、见证、平行检验越来越深入和扩充的旁站替代了承包商质检员,施工员、技术员的责任,以及对农民工上岗培训的责任,监理成为承包商彻头彻尾的监工,又由于承包商是开发商选定的因此工程质量控制的落实力度,都要符合开发商甚至承包商的意愿。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现状就是,只要有监理旁站的工序,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就解放了,由旁站监理变为死盯,施工方放弃了多年来的质量管理“三检制”和“工序交接制”,形成了监理签字认可,验收一次到位。形成了监理看见或发现了问题就改,否则就不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利益的驱使 下形同虚设。又由于当前监理行业的恶性竞争及与开发商的雇用关系使其素质不断下降,其监理地位很难做到公开、独立、和自主。如今建筑市场的一线工人都是流动性很大,不分技术等级的农民工,若再遇上见利忘义的开发商,想用靠低价竞争拿到业务的监理来承担工程质量责任,到头来工程质量能否真正得到保证就很难说了。因此笔者认为要保障建设工程的质量,应依据业主的不同,引入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一)开发商属建筑市场中长期固定的业主,都拥有较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有全过程管理工程建设的能力不需要委托项目管理机构,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他们天生缺失工程质量责任感,因此在工程实施阶段要介入独立的第三方,同时按《建筑法》监督承包商和开发商的质量行为是非常必要的。这要从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着手,由开发商委托监理的方式改为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委托公开招标选择监理企业,其费用由开发商按照国家规范监理取费标准,一次性存入银行专用账户,专款专用,使用和划拨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监理工作对招标方负责,监理业务才能有望实现“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维护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合法权益”的宗旨,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承包商的质量体系和质量责任落到实处,保障监理对工程实施阶段的质量控制,检查、验收责任落到实处。

    (二)其他不以建筑成品盈利为目标的业主,一般都没有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由于他们做为建筑产品名符其实的全寿命业主,因此建筑工程质量是他们的追求的主要目标,但是由于其自身的专业管理能力有限,最适合采用全过程工程项目管理,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和恶性竞争使得目前监理机构的三控三管一协调职能不到认可,一些监理企业没有工程项目全过程专业化管理的能力,所以培育发展建设工程项目专业化管理企业,可在具有相应监理资质的、项目管理企业中升华一些项目管理公司来承担工程项目全过程(或分阶段)的管理,达到建筑市场合理配置社会资源,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合理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对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工程质量进一步得到提高,无疑是一个发展方向。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