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建筑论文 » 正文

高等减振道岔整体道床施工工法的创新

发布日期:2014-06-09  浏览次数:1205
 1.特点 
  1.1高等减振道岔整体道床施工精度要求高。 
  1.2“门”型钢筋可精确调整道岔滑床板密贴,操作方便,且调整滑床板密贴后稳定性好。 
  1.3道岔一次浇筑成型,工序简单,易掌握,易操作,可有效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中所有高等减振道岔的整体道床施工 
  3.工艺原理
  从轨排井将道岔料倒运至施工地点后,先进行基底及挡墙的浇筑,减振垫的铺设,根据道岔基标利用L尺、锤球等测量工具人工进行架轨,精调道岔,安装混凝土短岔枕,复检,联合相关专业及监理工程师隐检,灌注道床混凝土并养生。 
  4.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4.1工艺流程 
  具体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交接桩、导线复测及道岔基标测设,基底凿毛、清理,钢筋加工、绑扎立模,联合相关专业及监理工程师隐检,浇筑基底及挡墙,铺设减振垫,组装架设道岔并粗调,吊挂混凝土短岔枕,绑扎钢筋立模,精调几何尺寸,清理并支立模板、隐蔽工程检查,灌注混凝土,养生,检查验收。 
  4.2施工准备 
  4.2.1组织现场调查和设计图纸会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4.2.2施工区域交接,复测导线点,对岔位基底进行验收,合格后按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要求设置加密基标。 
  4.2.3依据设计图纸对进场道岔及相应连接配件等进行检查核对,防止道岔厂家错发道岔或道岔发错地方。 
  4.2.4基标测设 
  道岔铺轨基标设置按照《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测设,并应满足GB50308-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单开道岔设11个基标,交叉渡线共设置51个铺轨基标,其中控制基标13个,分别位于四个单开部分的道岔中心(4个)、整个交渡线中心(1个)、长短轴上(4个)、以及岔头岔尾(4个);加密基标共38个,分别位于交叉渡线的外侧及端部内侧。 
  4.3操作要点 
  4.3.1基底处理 
  施工前采用风镐对基底进行凿毛,凿毛间距50mm~100mm,凿毛深度5mm~10mm,凿毛后人工清理凿除的水泥碎块并装袋,并清除污泥等浮渣,做到基底无污水、泥浆、浮渣等。 
  4.3.2基底钢筋加工、绑扎、立模 
  (1)钢筋加工及运输 
  依据施工图及基底标高,在基地进行钢筋加工,通过轨道车(或汽车)将成型的钢筋运送至施工现场。 
  (2)钢筋布置、模板支立 
  依照线路中心线设置底层中心水沟,依据施工图纸用墨线弹出钢筋边线、模板线,进行钢筋布置绑扎,模板支立。 
  4.3.3基底及挡墙的浇筑 
  混凝土采用泵送或轨道车运输的方式,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及《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要求进行施工。 
  4.3.4减振垫的铺设 
  在成型的岔区范围内,首先进行线路中心水沟处钢丝网铺设,再进行减振垫的铺设以及封边加固。 
  (1)水沟盖板铺设 
  排水沟盖板选择带有孔眼的筛网,筛网宽400mm,下设长500mm左右Φ12钢筋,钢筋间距150mm,每根钢筋与钢盖板之间采用2道钢丝穿孔绑扎成“蜈蚣”状即可。 
  (2)减振垫铺设 
  减振垫采用整体运输,现场切割的模式进行施工。现场铺设根据道床块大小进行切割,若需预留孔洞位置时,将其切割成相应形状,对因切割或其他因素导致减振垫不连续时采用重叠条覆盖道床垫缝隙,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道床垫。 
  减振道床垫铺设就位后,在安装Z字型密封条前,将减振垫外围四周及导水管周围减振垫断开处采用土工布加以包裹。 
  4.3.5道岔铺设 
  (1)岔料运输 
  道岔钢轨装车时,尖轨、辙叉及护轮轨应该注意铺设方向以及道岔开向;尖轨应与基本轨捆扎牢固、密贴,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损伤尖轨。 
  (2)道岔组装及架设 
  按照道岔总布置图进行道岔钢轨连接,岔轨连接时注意预留轨缝。 
  利用压机、钢轨支撑架架设道岔, 
  1)散布钢轨支撑架时,应在顺坡终点,尖轨尖端,尖轨部分前、中、后,导曲线部分前、中、后,辙叉部分前、中、后均应设置钢轨支撑架。 
  2)安装钢轨支撑架时,左右位置必须适中,支撑架中心与线路中线一致,道岔直线部分支撑架要垂直线路中心线方向,曲线部分支撑架要垂直切线方向,不得歪斜。 
  3)钢轨支撑架各处螺栓、丝杠必须拧紧,不得虚接。 
  4)顶升时按“先两端,后中间”的顺序进行,做到“步步为营”,顶升高度要均匀,顶升过程中及时用L尺测量桩顶距,直至顶升至设计高度, 
  5)安装支撑架及斜撑,道岔顶升到位后用支撑架控制高程,在侧面架立斜撑稳定道岔。
  (3)粗调 
  1)根据现场岔位桩,调整岔前、岔后位置同时调整岔前两股钢轨方正; 
  2)调整道岔直基本轨方向;利用人工目视加弦线对道岔方向进行调整; 
  3)保证直股方向不动,通过支距拉杆调整支距,通过轨距拉杆调整轨距。
 (4) 安装扣配件 
  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首先利用长钢尺按照枕间距在钢轨直股标出短岔枕中心位置点,用方尺方出另一股钢轨上枕木中心位置点,两侧轨枕中心连接线垂直于直股线路,岔枕间距按直股下股钢轨量计。 
  (5)悬挂混凝土短岔枕 
  1) 在方向和轨距粗调完毕后开始进行悬挂混凝土短岔枕作业。 
  2) 挂混凝土短岔枕时,螺栓要拧紧,每条螺栓要复紧,复紧要至少进行三次。 
  3) 铁垫板与岔枕之间橡胶垫板不得错位出台。 
  (6)钢筋绑扎及防迷流措施 
  1)钢筋绑扎 
  钢筋在基地加工,现场直接将成型钢筋按照设计要求一次绑扎好道岔道床双层钢筋网。 
  2)防迷流措施 
  根据杂散电流专业要求,在每条线路垂直轨道下方,分别选2根纵向钢筋(作为排流条)和所有的横向钢筋焊接,道床块内每隔5m(或小于5m)选1根横向钢筋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道床块两端采用50*5 mm扁铜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按要求引出道床面100mm,端部设∮14圆孔。纵向钢筋有搭接时应进行搭接焊,钢筋绑扎、焊接应复核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7)道岔精调 
  道岔各部的几何状态,必须按道岔铺设综合图、整体道床布置图及道岔基标进行调整;本工法中采用钢筋焊接成的“门框”型钢筋架调整滑床板密贴。岔轨架起后,在滑床板轨枕下方对应底板位置锚固膨胀螺栓,在支撑块两侧钢筋上各焊接一块120*100*8mm的小钢片,钢片中间穿两头戴螺母的螺杆,为防止螺杆穿透减振垫,在螺杆下方设置小钢片,将螺杆直接与底部钢片焊联。 
  (8)灌注混凝土道床 
  1) 在灌注混凝土道床之前,应全面检查一遍道岔各部几何尺寸,有超限的要及时调整。 
  2) 支立道岔模板,灌注混凝土道床。按照设计要求以岔位桩为基准在结构底板上弹出模板线,用模板夹将定尺长的钢模板进行连接,端头处采用木模板,安装模板时注意消除模板接茬处形成的台阶等病害。 
  3)混凝土采用设计要求强度的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车运送至施工地面上,经坍落度测试合格后泵送或轨道车运输至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用捣固棒适时振捣,现场要有专人负责盯控。 
  (9)混凝土养生 
  按照《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要求,混凝土拆模后,在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强度75%或龄期不足7d时,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5.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配置:队长、技术员及工班长各1名,测量工5名,线路工4名,钢筋工8名,木工6名,瓦工20名,电工1名,普工13名。 
  6.工机具配置 
  工机具配置包括:空压机1台,道岔支撑架16套,钢模板30块,斜撑50根,大小撬棍15根,板手8把,压机8台,钢卷尺50m1把、5m5把,道尺、L型尺、方尺、支矩尺各2把,插入式电动捣固棒2台,吹风机2台,电焊机2台,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各1台,铁锹20把,小型平板车1辆,冲击钻2台。 
  7.质量保证措施 
  7.1砼的浇筑 
  7.1.1 混凝土作业按卸料、入模、振捣及收面分工定人定岗,建立岗位责任制。混凝土作业班组建立原则为选择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对组建后的班组人员不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上岗。混凝土浇筑实行质检工程师现场监督制。 
  7.1.2 浇筑时模板支架应稳定,无松动、跑模、下沉、上浮等现象。 
  7.1.3现场布料、输送过程中,受料斗保持足够混凝土。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2m,最前端设置水平溜槽,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7.1.4混凝土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不小于30秒并达到三个条件结束振捣。①混凝土表层开始泛浆;②不再冒泡;③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 
  7.1.5 混凝土灌筑应连续进行,间歇不超过规范规定的时间。 
  7.1.6 道床顶面低于承轨面30~40m,以避免扣件污染,提高轨道结构的绝缘性能,并应加强对污染的扣件及时进行清理。 
  7.2砼的养生及保护 
  7.2.1 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混凝土面的提浆、压实、抹光工作,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收光后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 
  7.2.2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养生期不少于14天。 
  7.2.3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7.2.4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7.2.5 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要求强度前,严禁在结构表面堆积载重物;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拆模时间,禁止拆模过早。 
  7.3钢筋、模板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 
  7.3.1本工程所使用的钢筋均须严格按设计规格和要求连同合格证书一并进场,且经验收、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必须将钢筋表面锈蚀及油污用钢刷除净。 
  7.3.2钢筋的弯制加工在现场钢筋加工棚内进行,加工时严格按设计尺寸以人工配合机械成型。加工成型的钢筋运往作业面,采用钢丝绑扎牢固。 
  7.3.3钢筋焊接尽可能采用对焊,并应进行焊接试验,合格后方可施焊。施焊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钢筋绑扎(包括防迷流钢筋)和焊接应符合设计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7.4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4.1 隐蔽工程检查采用班组检查与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及施工班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然后再由专业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7.4.2 各工序完成后,由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各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坚决于以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 
  7.4.3 工序中间交接时,必须有明确的质量合格交接意见,每个工班在进行工序施工时,都应当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工序,作好本工序,服务下工序。 
  7.4.4隐蔽工程在完成上述工作后,由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并作好验收记录、签证及资料整理工作;检查未获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的,必须返工重做,否则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4.5隐蔽工程必须有严格的施工记录,将检查项目、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查部位等填写清楚,记录上必须有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人签字。 
  8.安全保证措施 
  8.1作业人员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8.2坚持班前安全讲话制度。 
  8.3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不允许穿带钉鞋。 
  8.4整体道床施工中,各道工序应保持适当间隔,并有机衔接与配合。 
  8.5焊接设备须经调试运转正常后正式施工,焊机须由专人使用和管理。并且须装接地线,电源要妥加保护,严禁两台焊机使用一个电源闸刀。焊工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8.6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 
  8.7 翻动钢轨时,必须使用翻轨器,严禁使用撬棍翻轨。 
  8.8混凝土灌筑时,要经常检查输送管道,发生堵管时,应尽可能敲击疏通。 
  9.环境保护措施 
  9.1施工噪音严格控制,白天小于70db,夜间小于55db。 
  9.2道床施工垃圾严禁乱仍,要集中堆放,统一回收销毁。 
  9.3汽车尾气排放应符合《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9.4对从事有害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 
  10.效益分析 
  施工操作简单、易掌握;采用“门框”型结构架调整滑床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施工精度高,调整后稳定性好。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