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看全文 点击次数:572 下载次数:866
主管单位:重庆大学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主 编:黄宗明
地 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正街174号 重庆大学期刊社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编辑部
邮政编码:400030
电 话:023-65111322
电子邮件:xuebao@cqu.edu.c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764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98/TU
邮发代号:78-48
单 价:¥10
定 价:¥60
关键词:路基工程;填砂路基;动态模量;含泥量;压实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075);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0802、2012C0006);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理工大学)开放基金(kfj100203、kfj30201)
作者单位
陈宇亮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04
李雪连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04
周志刚长沙理工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长沙 410004
摘要
为掌握含泥量对填砂路基动态模量的影响规律,先通过现场便携式落锤式弯沉仪(PFWD)试验与压实度试验,分析了含泥量与填砂路基动弹性弹模量的关系;再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建立了动态模量随压实度、稠度和含泥量变化的回归模型;最后,结合现场检测与室内PFWD试验结果,提出了填砂路基含泥量的控制标准。研究表明:现场检测路段填砂路基含泥量绝大部分在3.0%~5.5%之间,现场动态模量随含泥量增大而减少,二者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回归关系;现场的动态模量与压实度、稠度和含泥量也具有良好的回归关系;当含泥量为0~10%时,随着含泥量的增加,路基动态模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含泥量较小(含泥量小于3%)和较大(含泥量大于8%)时,其动态模量要明显小于其他含泥量下的动态模量。当含泥量在3%~8%范围时,动态模量变化幅度较小,故建议含泥量的控制标准为3%~8%。